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安徽新闻

走进马鞍山监狱特殊监区

发布时间:2016-04-19 00:29:10

新闻吧消息 一提起监狱,总是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更少被人了解的是监狱中针对一些特殊服刑人员所设立的“特殊监区”,它们的管理难度又因“特殊”而更加深了一层。近日,记者走近安徽省各个监狱的“特殊监区”,带你了解神秘大墙后那些“特殊”又感人的故事。

马鞍山监狱十六监区也被称为顽危犯改造监区,这里关押的都是全省有名的“刺头”,他们思想顽固、行为怪异、改造消极并且时常伴有危险性和攻击性。自2015年9月运行以来,该监区已成功转化11名顽危犯,现有4人在监区接受管教。该监区通过强化训练、心理辅导、读书明理等科学方式使得“瞎子”睁眼、“野马”入疆。这里如同全省监狱中的强化补习班,把那些改造落后的服刑人员集结在这里强化矫正,使其跟上正常改造进度后回归原来监狱,踏上积极的改造之路。

刘某43岁,因绑架罪原判10年,现余刑6年。刘某只有小学文化,因逃避心理严重,入狱后改造得分较低,丧失改造信心,在2014年11月自称无法睁开眼睛,“瞎”了。监狱医院及马鞍山市中心医院为其检查后均未发现其眼睛有异常情况,诊断为癔症性失明,一直让其在监狱医院住院治疗。原矫治监区对其多次进行催眠心理矫治,帮助宣泄不良情绪,但始终未能让刘某“开眼”,于2015年10月8日进入十六监区进行强化矫正。

这好好的眼睛为何说失明就失明呢?十六监区监区长高建生回忆,刘某曾告诉他,自己在失明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跟他说自己现在这样的改造不行,必须换种方式,第二天自己的眼睛就无法睁开了。“我们发现,刘某虽说自己看不见,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无任何障碍,自己走路也没有遇到迷路、摔倒、磕碰等情况。”高建生和其他民警便将计就计没有戳破刘某说辞,对其开展心理治疗、家庭帮教、自我暗示等一系列帮教。

十四监区副教导员葛新成,为刘某设计了个性化矫正方案,首先通过严格执行强化训练,释放其负面情绪。高强度的训练让清闲惯了的刘某开始觉得不适应,在强化矫正第三天刘某告诉高建生,昨晚自己又梦见了白胡子老头让其用尿洗眼便可治好失明。考虑到其爱面子,民警们便不予揭穿。后来,刘某表示自己可以看见光影和大概物体。对此,民警们便趁热打铁让其家人对其进行劝说,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和谈话,揭示了其眼睛睁不开是感觉愧对家人,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眼不见心不烦”的不良心理暗示。

被民警渐渐感化的刘某开始松口承认,因自己的犯罪、家庭的压力等原因,自己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从而造成入监后没有正常接受改造。由于自己经常完不成任务、质量不达标,常受到处罚和批评,失去了信心和勇气,不想再去面对这一切,便封闭了自己,从心理上不愿睁开眼睛。在经过十六监区两个月的强化矫正之后,刘某表示已经明白自己种下的罪就要接受法律的处罚,无法逃避,只有早日拿分、减刑才能负起责任,从心里又重新定下改造计划,希望回到原有监区端正劳动态度。“感谢十六监区对我的再教育,让我又有了改造的目标和希望,解开了心结。”刘某说。

在十六监区不乏十分暴力的改造分子。服刑人员沙某就是全省有名的“刺头”,之前在阜阳监狱服刑,曾经被关禁闭8次,在狱中和同犯打架斗殴,对抗民警,成为全省有名的反改造分子,服刑十年一天刑都没有减。2015年9月,十六监区成立后,沙某成为第一批送入这里的顽危犯。

沙某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母亲独自养活他,因为从小的自卑心理,造成沙某敏感的性格,特别要面子,经常为了争个面子,和别人动起了拳脚。在服刑改造这个低自尊的环境下,沙某更在意自己的面子,经不起同犯挑唆,常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突破忍耐底线。

针对沙某的情况,高建生、葛新成等民警对其采取双管齐下,一方面抓行为训练不放松,一方面抓思想引导不放弃,通过读传统文化书籍,布置思考题,安排讨论,实现潜移默化之目的。“忍耐克制为聪明。”这是《三十个怎么办》一书里的内容,现在已经成为沙某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克制住脾气,认真改造。

看到不断走上改造正轨的沙某,民警们在十分欣慰的同时又放出了最后一个“大招”,安排沙某和其70岁的母亲见面。“你已经入狱十年了,万一我生病谁来照顾我啊!”会见时,母亲的一席话让这个顽固不化的汉子泪如雨下。“我希望可以好好改造,早点服刑结束,回家孝敬我妈。”沙某朴实的一番话,让监狱民警获得欣慰,这匹“野马”终于入缰了,沙某的成功转化,凝结了他们的心血。

十六监区里共有13名民警,其工作职责是确保违纪隔离审查、禁闭处分、单独关押罪犯的管理安全和强化矫正、严管集训罪犯的教育转化。在这里,民警们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民警高建生通过强化训练,帮助罪犯释放负面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民警葛新成通过组织罪犯开展读书活动,改变罪犯思想认识;民警傅建新通过加强视频监控,防范罪犯自残等等。在马鞍山监狱十六监区这所“强化补习班”里,一批批改造落后的顽危犯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跟上了“学习”进度,从这里出去后,以积极的心态踏上改造正轨,有望早日迎接自己的第二次新生。(记者 汪乔 通讯员 尤仁祥 陈卫东)

  • 上一篇:安徽监狱3580人次参加高自考
  • 下一篇:妻子浑身刀伤倒在绿化带内 丈夫树林深处自缢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