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北新闻

定州市推进规模化造林绿化纪实:让绿满城乡 让生态富民

发布时间:2016-05-14 13:13:05

    河北日报记者 林凤斌 曹智  通讯员 刘杰

    以前偷偷给廊道树木打除草剂,如今雇人进行专门管护;以前村里处处是烧鞋底的烟囱,如今满眼望去是上千亩的苗圃;以前树种杂乱无章、参差不齐,如今种植规范、错落有致……

    以美丽乡村建设、廊道绿化、花木产业发展为抓手,定州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规模化造林的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一个生态致富产业。

    造林模式转变:95%的廊道村庄绿化由大户、合作社完成

    5月9日下午,在京石高铁沿线的定州市南车寄村,笔者看到,许多村民正在铁路两侧绿化林带里除草、整地,国槐、梧桐、五角枫等树木整齐健壮,地面颇为整洁。

    “每天都有25人以上的管护队伍进行树木管护。”承包大户胡五长告诉笔者,全村的廊道绿化面积有428.6亩,他以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下来进行绿化,2014年至今已经投入近1000万元。在种植国槐、法桐等的同时,他还种植了日本樱花、北美海棠、五角枫等,形成了高低搭配、色彩丰富的立体化效果,成活率、保存率达98%以上。

    变化来自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大户、合作社造林模式的推行。定州市林业局局长王建书介绍,先由村委会与造林主体签订转包合同,最后由造林主体前期垫付租金并负责造林绿化,形成以土地流转为核心,农户、村委会、造林主体三方利益紧密结合的格局,保障绿化用地需求。

    流转后的土地交由造林主体统一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造林主体积极性。在不影响整体效果基础上,造林主体可以从生态林绿化模式、经济林绿化模式、苗木基地绿化模式三种模式中自主选择。

    为了确保规模种植,定州市对造林主体(造林大户、合作社)设定了门槛,种植面积不能小于100亩,或对整村的绿化进行承包,两个条件必须符合一条。去年,该市完成了新造林3.2万亩,植树175万余株,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66个百分点。其中,95%的廊道、村庄绿化是由造林大户、合作社完成的。

    投入机制转变:民间配套资金是政府投入的2-3倍

    定州苗木花卉产业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全市苗木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值达到20亿元,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优势产业。

    但是,苗木产业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对于想要从事该行业的村民来说,起步艰难。而同时,政府每年都有造林绿化的任务,能不能把政府有限的财力和民间的创业热情结合起来,造出高规格的林子,同时带动村民致富?

    经过多方论证调研,2014年开始,定州市财政每年筹集5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廊道绿化及环村林带进行补助。廊道绿化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连补5年,并一次性给予种苗补贴,生态林每亩1100元、经济林每亩2200元。达到一条路四行树标准的农田林网,每年每亩补助800元,连补5年。

    三十里铺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占好介绍,原来,地头上到处都是烧鞋底(回收鞋底进行加工)的作坊,最多时有100多家,村里处处冒着黑烟。现在,黑烟没有了,全村2000来亩地,苗木就占了1860亩。两年多来,该村已经投入4000万元发展苗木产业。

    “十年树木,关键看前5年。5年之后,即使补贴退出,这些林子也能给村民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成了‘摇钱树’,村民自然会把它们管好。”定州市副市长梁枫说,定州造林社会配套资金达到了政府投入的2-3倍。

    目前,定州市已经编制完成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花木产业远期发展规划。为了把规划落到实处,该市组织专业技术骨干、聘请专家教授深入花木产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紧跟市场,该市组织种植户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形成城市园林类、城乡行道绿化类等多个系列,花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产业模式转变:提供设计、施工、养护多种服务

    在定州东亭镇现代科技花卉苗木产业聚集区植物新品种研发推广中心实验室,成百上千个培养皿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这是我们培育的大花萱草,那边还有无飞絮杨树新品种,它们都已具备成熟的繁育技术,非常适合京津冀地区种植,用不了多久,就把它们推向定州的苗木市场,带动当地苗木的品种、技术升级。”该聚集区相关负责人刘宝利向笔者介绍。

    定州的苗木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引起了相关企业的关注。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中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生态环保被列为率先突破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这为林木产业,尤其是苗木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正是看好这个机遇,2014年,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10亿元在定州建设现代科技花卉苗木产业聚集区,今年年底前一期项目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新品种展示和新技术示范,促进新技术、新成果转化落地。该项目旨在引导从业者改变落后种植方式,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植树造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让置身其中的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少林农琢磨着把种树的技术推广出去,把产业链条拉长。

    定州东王习村村民杨立永,种过苗木,也当过十来年的经纪人。2003年,杨立永注册成立了一家绿化工程公司,如今公司已发展成种植、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企业集团,他自己也成了河北中启园林景观工程集团董事长。

    去年,定州天元公司成功获得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成为定州第一个获得此资质的企业,结束了定州园林企业不能独立参与大型工程建设的历史。目前,定州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园林绿化企业就达17家,带动当地花木产业由单一的花木生产向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养护管理的一条龙服务方向发展。

    浓浓的绿色,正在深深地扎根在百姓心中。

  • 上一篇:俄罗斯新任排球女神酷似芭比娃娃 95后还是选美冠军
  • 下一篇:别慌!园林部门辟谣:飞防撒药治白蛾远离市区用药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