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社会新闻 > 社会评论

东湖评论:被摸出“包浆”的佛像,拒绝“路转黑”

发布时间:2020-10-04 19:30:08

10月1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区游客爆棚。一些千年佛像紧邻过道,许多游客伸手触摸,甚至还有小孩钻进护栏,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浆。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还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但由于被频繁触摸,佛像表面黑得发亮,被网友戏谑为现实版“被路人转黑”。

众所周知,游客的手上可能携带有油脂、污垢、汗水等成分,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污染、腐蚀和磨损,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另外,疫情防控阶段,人们更应注意消毒杀菌,防止病毒的再次滋生与扩散,触摸文物无疑会给细菌和病毒提供生存的温床,不利于保护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再者,如此珍贵、有价值的文物,理应得到应有的敬畏与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刻划、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不可否认,文物保护相关法律的普及力度仍不够大,游客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触犯了《文物保护法》。因而学校、景区、公益机构等应担负起普法的责任,努力让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考虑将游客的游览行为计入社会征信体制,但以外在的权威与压力来规范人的行为,始终不如内化个人修养,对规范个人行为的帮助更加长久。也正因此,树立文物保护观念应从小培养,家长、学校应采取多样的、易为孩子所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文明素养。除了文明素养,法律意识也是不可缺少。

此外,还需要景区在管理上下功夫。考虑到露天佛像易受侵蚀和损坏,景区在前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保护设施的位置,比如围栏的高度、围栏与文物的距离等等。就像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前期的铁栏杆更换为更坚固、离文物距离更远的汉白玉栏杆一样,既照顾到了景区的基调协调,又加强了文物保护的力度。再者,节假日期间,景区往往人满为患,嘈杂纷乱,此时如果使用广播宣传文旅观念和规则,很难抓住游客的注意力,其宣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加强可视化的警告措施,尤为关键。

目前,仅仅依靠游客自觉保护文物、尊重文物,效果是有限的。景区应充分利用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文物保护的方式,例如使用钢化玻璃隔离文物、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云触摸”、文物保护互动网络平台的建设等等,加大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和对文明理念的鼓励力度。文明出行,才能让风景更加美丽,佛像等文物的传承,需要每一代人的悉心守护。

来源:荆楚网

作者:靳一丹

  • 上一篇:东湖评论:常态化“猎狼”让“咸猪手”伸手必被抓
  • 下一篇:“今日油条”公司 还申请了饼多多、快手抓饼等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