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际新闻 > 国际评论

侠客岛:梁彼得案,让我想起甘地

发布时间:2016-04-21 08:05:34

物伤其类,亦喜其类。大洋彼岸传来消息,打死黑人青年的华裔警官梁彼得免于牢狱之灾,至少从媒体语气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这个结果乐观而满意。

在电波充盈的时代,思乡病常被无情化解,远赴大洋彼岸的同胞的苦痛与哀愁,也在瞬间得到传递。从最高可能判15年后华人社区史无前例的抗争规模,到今天有中文处皆有庆祝的场面,梁彼得生在了一个正确的时代。他的幸运,是一百多年前赴美修铁路的华人劳工无从想象之事。

不是有意去扯历史,而是华裔在美国争取权利的过程,堪称血泪史。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移民,尤其禁止华人女性。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某一个民族的歧视法案,直到1943年中美在二战中成为盟国才开了点口子,到1965年才彻底取消,到2012年美国国会才通过决议正式道歉。

在“排华法案”之前,是上万华人劳工在这个狂野的拓疆之地,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同情,没有财产,最终埋骨荒野。我们曾读到过美国南方黑人的惨烈境遇,那个年代的华人,境遇远逊之。2005年,洛杉矶金线火车东线施工时,挖出了108具骨架。这些华人劳工最终才获准进入曾拒绝他们的公墓。

然而华裔最终追求的,并不只是如其他人一样死后进入美国的公墓,而是如其他人一样在生前过着公正的日子。

关注这次抗争良久,我感觉到了一些不同。

规模当然很大,全美几十个城市一呼万应,同时上街声援梁彼得。线下抗争之余,还上白宫网站发布请愿书,迅速集满十万签名,逼得白宫回应。华人向来一个人是条龙,一群人便是虫,争取个人利益哭天抢地,为群体抗争除非你给我发米面油还记工分。不然,我一秒钟几十万上下,怎么会跟你们几个死瘸子去踢球。

我见的少,总觉得这次的抗争,对于华裔族群来说,是一次标志性事件,可能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转折。我们终于开始真正意识到,尽管每个人都可以是一座岛,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更深的意义在于,这不是一次黑白分明的事件,梁彼得在行动中并非全无过失。华人的抗争,主流声音也并未蠢到认为梁彼得该完全无罪,而是要求公正对待。

Justicefor All。这是口号。一言以蔽之,不患寡而患不均。

远在万里之遥我们都有印象,多少次,白人警察失手或者不失手打死黑人,最终全身而退。为何,要给大陪审团要给梁彼得裁定过失杀人罪、渎职罪、攻击罪、鲁莽威胁他人罪和刑事疏忽罪五项罪名全部成立?

在一个平衡而动荡的世界,只为自己发声是危险的。

跟几个参与游行的华人聊了聊,无一例外提到被剥夺生命的黑人青年格雷,感叹“他是无辜的”。在华人的游行中,也出现过跟黑人示威者的冲突。一个律师告诉我说,华裔应当追求美国整个社会的公平,而不是以自己的力量抗争,要跟其他族裔站在一起,拥有联合的力量。无论针对犹太人、穆斯林还是黑人的歧视,华人应当积极反对。

今天的美国侨报社论说,梁案轻判是正义之胜而非族裔之胜。

不知为何,一提到族群争斗,我就想到甘地。

1947年时甘地已然77岁高龄,为印度独立几乎奉献一生,威望无人可及,“甘地去哪里,哪里就是印度的首都。”此时这位丘吉尔嘲讽的“半裸苦行僧”,忽然让人意外的再次选择苦行。

因为在即将从英国独立之际,印度也即将分裂。信仰印度教的大多数人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人,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仇恨点燃彼此,杀戮愈演愈烈。想挑起一场几百人间你死我活的争斗,穆斯林只需在印度教教徒面前杀死一头牛,印度教教徒也有猪可回敬。

一生宣扬非暴力抵抗的甘地,此时早已被泰戈尔尊称“圣雄”30多年,以伟大的人格征服着见过他的绝大多数人。而在1947年,作为印度教教徒的甘地,决定效仿古印度圣人,赤脚穿越印度大陆。

他带着自己的光芒,和区区四位随行者,光脚走上了一次弥合冲突的旅程。他每到一个村子,都敲开房门祈求留宿,与村民交谈,消弭仇恨,倡导手足之爱。如果无人接纳,圣雄说,他乐于在慷慨的树荫下歇息。

在棕榈树与灌木丛间,甘地赤脚艰难前行,石子路、冻疮、血泡,这一切都让行走更为艰难,然而伟大事业从来不畏艰难。他唱着泰戈尔的诗,每到一处就竭尽所能的劝和。他的行为如此细致,连一些村民都忍不住劝他作为领袖人物要珍惜时间。甘地不为所动,用宝贵的7个星期走遍47个村落。

在甘地走过的路上,他处处感受到穆斯林的敌意。有人破坏他必经之路上的桥,有人在树上挂满恐吓标语,有人让孩子远离甘地。在《自由与荣耀》中,作者记录了这样一个细节:在一个夜晚,光脚的甘地发现路上被穆斯林洒满了碎玻璃片和人的粪便,他平静地折下棕榈树的一条枝叶,以此为扫把清扫粪便。而这是印度教徒眼里最为污秽不堪之事。

现实不是童话,甘地最终失败,那年巴基斯坦从印度独立,一年后甘地被射杀。但这世界并不是只有成功者的逻辑在运转,失败的甘地在微观意义上,几乎消除了47个村庄的敌意。而他作为一国之父,用身躯和时间走出的这道轨迹,其实很值得细琢磨。

华裔所面临的权利争取之路,远远没有到如此夸张的地步,自然也不需要一个甘地。但在族群平等的路上,即使伟大如斯,依然需要光脚走过每个村庄。梁彼得案进入尾声,追求公平的道路上并不总是这样标志性的事件,而是被细小、琐碎与黯淡的事实充斥。

如你所知,我岛总爱微言大义。应该懂这个道理的,不只是在美华裔。

文/今日湖图

  • 上一篇:CEO治国:我们该担忧“特郎普治下的世界”吗?
  • 下一篇:陶短房:东南亚何以存在“海鲜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