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农村留守儿童:遥遥上学路,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

发布时间:2016-04-17 02:03:07

记者郭乐燕陈蜜

报道组虞佳琳陈祥磊

“我喜欢看书,我希望能够有很多童话故事书”“我的书包破了,想换个漂亮的拉杆书包”,还有文具用品、玩具警车、滑板车、电子琴、自行车……日前,竹里畲族乡宇钒爱心义工队收集了3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后续还将开展“一日家长”认领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孩子们的心愿形形色色,满满是对生活的愿望。“我们发现有半数的孩子都希望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住的近一点的高年级学生可以骑车去上学。”竹里畲族乡宇钒爱心义工队负责人许晓敏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原竹里畲族乡中心小学撤并到司前镇上的镇小,孩子们上下学都要面临近则6公里,远则十几公里的路程。

教育与医疗,是农村生活的两大短板。与很多其他地方的农村乡校一样,上世纪90年代以后,原竹里畲族乡中心小学生源越来越少。竹里村党支部书记雷圣忠介绍,到了1999年,乡小只有四、五两个年级,低年级只有一个学生报名。随着后来“小学进镇”撤并政策引导,原竹里乡小由于招生不足在2003年停办,全乡生源并入司前镇中心小学。现在的司前镇中心小学有24个班级,每个年级都设4个班,学生共有1058人,教育软硬件优势显著。

农村麻雀小学的消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对于当地学生而言,却是遥遥求学路的开始。为了让子女能就近入学,经济条件宽裕些的家庭都会选择举家迁到司前镇上,或者到镇上租房伴读。而因为各种原因留守的农村学生,则需要每天家长电瓶车接送。考虑到这些孩子大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周一到周五早上六点半,乡政府所在地的竹里村调配了一趟班车出发送到司前镇小,下午由于高低年级放学时间不同,没有配统一班车。

“现在的家长普遍比较重视教育,留在农村的学生往往家庭都是比较困难的,乡校撤并之后,‘上学难’问题比较突出。”许晓敏所在的竹里畲族乡宇钒爱心义工队,由本乡干部、村干部、爱心人士、党员组成,利用空余时间帮扶困难群众。从2014年成立至今,宇钒爱心义工队已累计结对帮扶困难学生40对,发放爱心助学善款9万元,并对各个学龄的学生给予生活补助。许晓敏告诉记者,通过义工队员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排摸,全乡现有留守儿童、特困学生、孤儿共148人,目前已实现适龄学生全部入学,而要让孩子快乐成长,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

如果你希望帮助这些孩子圆梦“微心愿”,欢迎联系竹里畲族乡宇钒爱心义工队负责人许晓敏(13738709588)或拨打“党报热线”(88869996)。

  • 上一篇:温州军分区特困官兵救助基金启动 救助额度最高可达3万元
  • 下一篇:拆改之间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