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复旦图书馆公布年度排行数据 达人一年借书473本

发布时间:2016-04-23 05:36:08

东方网4月23日消息:134.5万多人次进馆、42.6万多册借阅图书、12.7万多册入藏新书、673.8万多次文摘数据库检索……昨天,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复旦大学图书馆公布了年度排行榜数据。

复旦中文系一本科生以473册的年借阅量荣膺复旦大学“阅读达人”。另外其他18位在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图书荐购、进馆总次、通借通还及ipad借阅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也获得“阅读达人”称号。法学院2014级博士生孙首灿全年进馆超过1600次,历史系2012级博士生孙超向图书馆荐购了380多册图书及资料。哲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黄子洵以全年借阅量344册位居“阅读达人”第三位,她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图书馆,她说,“我最喜欢阅读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作者对人类根本问题有切身的思考。”

排行榜还显示,追求科技前沿最新资讯的医学院学生对文献的需求量较大,而穷经皓首的文史哲专业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较高。《心理学与生活》《解忧杂货店》《追风筝的人》《平凡的世界》及《如何阅读一本书》成为预约热门,而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Cell(细胞)、AngewandteChemie(应用化学)及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则是最受欢迎的电子期刊。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认为,阅读是大学生的职业,大学生是深度阅读的主要对象。大学生通过阅读,一边学习知识,一边培养人文精神。面对当下新媒体对于阅读带来的影响,陈思和表示,阅读的形式可以很广泛,读的对象不仅是纸质书。“古人看竹简、石碑上的文字,现代人看纸质的图书和电子书,只要阅读都是好事。”

陈思和说,阅读是人的本质,“读”是一个动作,对象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旅游期间看到的山水,也可以是文字图书。重要的是,大学生们应该对知识有所追求,保持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热情。文字本身并没有情感,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脑与精神的消化、转化,形成美的感受。

  • 上一篇:实体书店变身文化客厅迎复苏潮 学者:主角应是书
  • 下一篇:一私家车主交通违法高达398次 年审已过期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