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陕西新闻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发布时间:2016-07-19 16:12:18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黄昏时的汉城湖。(记者 谢伟摄)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护城河南门段,碧水荡漾、画舫游弋,景色宜人。(记者 谢伟摄)

2012年7月,西安市委、西安市政府站在贯彻十八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高度、着眼“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着力解决我市存在的水少、水脏、水害等生态问题,将“八水润西安”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如今,当初的设想已然一步步变为现实。四年来,我市坚持柔性治水、畅通水脉,以润破题、以水润城的治水思路,新建、加固河流标准堤防429公里,建成湖池11座,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2万亩,建成大型湿地13处,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10项水源工程扎实推进、渭河南岸124公里堤顶道路建成通车……

初步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斗门水库,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数字的背后是科学的决策与精细的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进展迅速、成效斐然,提前一年实现基本建成的目标。水润长安、人水和谐的八水美景已逐步显现,八水让城市更加灵动润泽。

“润”字破局

实现治水理念质的飞跃

从古至今,西安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水的滋润,尤其是长安“八水”,为千年古都的繁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长安八水”是指北边的泾河、渭河,东边的浐河、灞河,南边的滈河、潏河,西边的沣河、涝河等八条河流。八水之中,渭河、泾河为过境河流,其余六条河流都发源于我市秦岭北麓,历史上均直接汇入渭河,后由于河流改道,浐河成为灞河支流,滈河成为潏河支流,潏河又汇入沣河。

为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进入新世纪,西安在城市局部实施了部分河系、湖池治理工程和引生态水进城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骤增,也促使“长安八水”逐渐演变为城中河,于是便有了“八水进西安”之称。

但无论是“绕”还是“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西安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等问题。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八水润西安”的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西安全面加快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保护、开发、利用好西安的水资源,将库、河、渠、湖、池有机连通,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充分展现水的生产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价值,服务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陕西省水利水电咨询中心首席专家吴建民认为,从“绕”到“进”再到“润”,虽然是一字之别,但其外延和内涵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立“润”破局,以“润”引领。“润”字,内涵丰富,体现了水的滋养、滋润功能,更能惠及民生,造福子孙,同时也丰富了西安治水的历史文化气息。

“‘八水润西安’工程中的‘润’字,把水、城市和人的关系拉得更近了。实现了人与水、人与城、人与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农晓瑛这样评价“八水润西安”实施四年来对西安长远发展所产生的现实意义。

“八水润西安”,让古城的治水理念实现了质的飞跃。

精细实施

让水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

“我非常非常喜欢西安,已经来过好多次了,特别是近几年,西安发展太快了,生态环境搞得很好,站在南门护城河畔,真有一种人在江南的感觉。”2016年7月16日,来自齐齐哈尔鹤城晚报的知名记者高山,对古城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

“要做好一项水利工程,必须从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入手。”农晓瑛说,2012年12月,作为指导西安市水资源管理及水环境治理方面中长期蓝本的《八水润西安规划》,经过半年的踏勘、论证和问计等多个环节后,最终编制完成并通过上级审查。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实施“571028工程”,即建设5条生态引水体系,打造7片湿地,生态修复10条河系,新建、改造提升28座湖池。

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备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以及“自然河流为主轴、人工水系为主线、湖池湿地为核心”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全市主要河流均得到有效治理,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湿地面积7.9万亩。

2016年5月31日,渭河南岸西安段堤顶道路正式通车,驱车行驶在渭河大堤上,不仅可以看到千亩荷塘、灞渭湿地、西安渭河城市绿地运动公园等多处景观,还能领略到渭河上投资最大、跨度最长、景观最美、文化元素最丰富的灞渭桥。

远望南山,巍巍秦岭层峦叠嶂,雄伟壮丽;北眺渭河,鸟语花香碧波荡漾。这一刻的西安,充满了诗情画意。

“‘八水润西安’工程的实施,让西安的环境、生态、旅游、城市品位等都发生了重大提升。” 农晓瑛表示,四年来通过实施水系治理、引水进城、河湖连通等工程,已经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实现了“变无水为有水、变死水为活水、变脏水为净水”的目标。成效斐然

提前一年实现基本建成目标

“这个公园建得太好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就在我家门口,想啥时候来就啥时候来。”2016年7月1日,位于西安东南郊的雁鸣湖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家住绿地生态城的杨先生说,现在每天早晚他都会带着孩子到公园转转,生态环境的大幅提升,让他这位普通市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许多人一样,他是受益者,这种感觉非常好。

雁鸣湖是我市“八水润西安”工程规划的湖池之一,也是西安湖池建设的缩影。四年来,全市新增各类水生态游览景点30余处,相继建成了西安湖、仪祉湖、护城河水上游览示范段等11座湖池,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2万亩,同时还包括景观绿化、滨水驳岸、游览步道、亲水平台、停车场等服务配套设施。去年,仅端午小长假,全市水生态景点游客达129万人,且仍在呈高速增长态势,集亲水、游乐、健身为一体的水生态游已成为市民出游新时尚。

渭河作为陕西的母亲河,对西安的生态环境改善和防洪来说至关重要。经过四年的努力,目前渭河西安段、黑河、灞河、浐河等部分河流已基本完成治理任务,沣河、涝河、石川河、清河等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已建成堤防429公里,极大地提高防洪标准,确保了城乡防洪安全;其中,渭河西安城市段28公里河道的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一大批滩区生态治理工程已经建成,渭河已成为安澜之河、生态之河,更成为西安城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统计,沿河绿化构筑的生态屏障,为城市人均提高绿地面积约3平方米。24处湖池湿地,为人均增加湿地面积3.68平方米、水面面积1.6平方米。石川河阎良城区试验示范段建成后新增水面400亩、生态湿地300亩,使干涸数十年的石川河重现昔日水草丰沛之景象,为沿岸数十万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过河流水系的综合治理,赋予了水系网络新的功能,使其不仅是防洪保安通道、绿化林荫大道、城市交通辅道、空气对流风道,更是生态景观廊道、文化传承隧道、经济发展航道。

除此之外,过去四年还相继建成浐灞湿地、灞渭湿地、公式渭人工湿地、沣河湿地等13处大型湿地,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建成了大峪、沣峪两大生态引水系统,推动了库河湖池水系连通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使主城区原有湖池“死水一潭”变为清波荡漾,城市水系新格局初步形成。湖池湿地建设,极大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周边鸟类已由过去的60多种增加到200多种,翻了3倍以上,许多春秋迁徙候鸟流连忘返,纷纷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在水源地建设方面,10项水源工程扎实推进,李家河水库工程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向城市供水,解决了东郊200余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建成涝惠渠及太平峪、高冠峪应急供水等工程,每日可新增城市供水能力32.5万吨、应急供水能力16万吨。建成一污二期等13座污水处理厂,日新增设施规模能力115万吨,全市城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7%、82.5%。

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博说,按照“一年快速启动,三年效果初现,五年基本建成,八年全面展示”的总体要求回顾这四年的治水工作,“八水润西安”工程总体进展迅速、成效斐然,可以说已提前一年实现基本建成的目标,“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已显成效,它已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深刻的民生工程,而一张张亮丽的生态名片更增加了古城人民的自豪感。

“十三五”期间该怎么办?要做些啥?市水务局局长杨立信心满满。他说,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和陕西省委、省政府“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的治水新思路,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新任务,立足山、水、林、田、湖这一生命共同体,实现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统筹解决水保障、水生态、水安全问题,促进人与水、人与城、水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水润西安、生态之梦;水润古城,水旺城兴。西安,因为水的滋润,而更加灵动润泽。

1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桃花潭畔绿草茵茵。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桃花潭畔绿草茵茵。

“八水润城,人水和谐”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桃花潭畔绿草茵茵。

谈及“八水润西安”的缘起,2012年是个可以载入史册的节点。那年7月,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基于对西安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和对竞争环境的清醒认识,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将“八水润西安”工程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当年8月,他在调研水务工作暨“八水润西安”工作时,要求市水务局高标准做好“八水润西安”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快河水治理步伐,尽快将西安丰富的水系展示好,切实把八水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创造良好的城市水环境。董军、上官吉庆两任市长多次调研“八水润西安”工程,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督促解决问题。

立润破局 从“绕长安”向“润西安”

历史上西安是一个水资源丰沛的城市。为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进入21世纪,西安市在城市局部实施了部分河系、湖池治理工程和引生态水进西安城工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的骤增,也促使“长安八水”逐渐变为城中河,于是便有了“八水进西安”之说。但无论是“绕”还是“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西安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脆弱等问题。

2012年7月,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八水润西安”的发展思路,要求保护、开发、利用好西安的水资源,将库、河、渠、湖、池有机连通,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充分展现水的生产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善价值,服务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西安全面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

从“绕”到“进”再到“润”,虽然是一字之别,但其外延和内涵却发生了深刻变化。“润”字,涵盖了“绕、韵、进、惠”等含义,体现了水的滋养、滋润功能,更能惠及民生,造福子孙,同时也丰富了西安治水的历史文化气息。

“八水润西安”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实施“571028工程”,即建设5条生态引水体系,打造7片湿地,生态修复10条河系,新建、改造提升28座湖池。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备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以及“自然河流为主轴、人工水系为主线、湖池湿地为核心”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全市主要河流均得到有效治理,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

挖掘内涵 提升城市人文气息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不仅有丰厚的物质文化遗存,更有丰富多彩的根植于“长安八水”的诗词歌赋、碑刻铭文、制度法规和人物典故。潏河旁的人面桃花、灞河边的折柳送别……这些水边的故事,是一叠由瞬间流向永恒的故事。

灞渭桥上那些关于八水长安的碑刻展示,让人穿越古今亲身体验如诗如画的美景。桥之南岸,在烟雨朦胧之际,烟波浩渺的灞河水融入了渭河,水藻丛生、芦苇绰绰,长安城外灞河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曳,将灞桥烟柳意境重现在今人眼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涝河渼陂湖曾是秦汉上林苑、唐代的游览胜地,人文汗青遗迹浩瀚,曾被誉为关中山水最佳处,未来这里将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八水”人文系统,令游人触景生情,观今叹古。

“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伊始,我们就注重融入水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水的文化内涵,重构‘八水’的人文系统,形成了八条富有历史时空感的文化景观廊道。”市水务局局长杨立表示,通过在“八水”之滨建立水文化景观墙、文化主题广场、水文化主题博物馆、展览馆、休闲健身场所,以及配备极具人文情怀的解说系统和展示系统,以此提升城市的人文气息,培养市民的人文情怀,增强了市民的情感记忆。

创新业态 资源提升经济发展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汉城湖龙舟竞技,周至沙河游人如织,护城河提升改造、浐灞湿地公园、雁鸣湖等城市新增亲水景点迎来了八方游客汇聚西安,玩水观古迹。四年来,“八水润西安”工程,给这座城市和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八水润西安”工程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深的民生工程。

以水惠民,这源于“八水”蕴含的丰富水文化内涵,“八水润西安”工程重点打造水文化产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西安立足“水文化”的核心元素,逐渐形成了“水旅游”、“水休闲”等新型业态,进一步丰富了西安的水文化内涵,延伸了西安水文化产业链,实现了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思路。

“水”与旅游的融合,建成了多处亲水公园,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是水文化与旅游和休闲融合发展的典范。据统计,全市新增各类水生态游览景点30余处,仅端午小长假,全市水生态景点游客不仅由2014年110万人增加到2015年129万人,出游人数占比从50%增加到60%,而且仍在呈高速增长态势,可以说,水生态游已成为西安居民出游新时尚。

“八水润西安”在产业上的创新全方位促进了城市形象提升。护城河示范段建成开放;浐灞生态区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区”;汉城湖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同时,西安被水利部列为全国首批,我省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在住建部全国水污染治理年度考核工作中,西安市连续三年以上位列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三名。

治水亲水 打造生态宜居西安

“八水绕长安”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水相宜”的自然水系观,而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就是对传统生态理念的回归。水文化绝不仅仅是围绕溪流湖泊产生的诗词歌赋、故事传说,更是承传古代治水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价值体系。

如今, “八水润西安”工程的建设和实践,已经让西安市民充分领略了水文化的魅力,理解了生态文明理念,增加了亲水、节水、爱水意识,践行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使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每位市民的心中,让古老的城市越发散发着时代文明的光芒。

“八水润西安”工程建成的堤防,极大地提高防洪标准,确保了城乡防洪安全;沿河绿化构筑的生态屏障,为城市提高了人均拥有绿地的面积;主要河流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渭河干流出境水质从劣五类变成四类;湖池湿地建设,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周边鸟类已由过去的60多种增加到200多种。

四年间,西安通过各种水资源的科学调用和行水工程,串绕起重要历史文化古迹、文化区、经济区,营造一幅生态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可泛舟游览的亮丽景色,这些工程不仅为西安城添了灵气,还进一步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水生态形象大幅度提升,西安向着宜居之城更进一步。

创新格局 城乡兼顾多点开花

“八水润西安”工作启动实施四年以来,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快速行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建设:

——以河流水系为骨架、以湖池湿地生态修复为重点、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核心、以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为保障,实施了渭河、灞河等10条主要河流综合治理工作,新建、加固标准堤防429公里;

——西安湖、仪祉湖、护城河水上游览示范段等11座湖池相继建成,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2万亩;建成浐灞湿地、灞渭湿地、公式渭人工湿地、沣河湿地等13处大型湿地,新增湿地面积2.76万亩;

——大峪、沣峪两大生态引水系统逐步形成,库河湖池水系连通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相继启动,使主城区原有湖池“死水一潭”变为清波荡漾,初步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斗门水库,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

——全省渭河综合治理第一桥—灞渭桥不仅成为了交通桥,更是景观桥、文化桥,渭河南岸124公里堤顶道路于今年5月底正式向社会通行;全国顶级水土保持科普体验馆、丝绸之路博物馆,纷纷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10项水源工程扎实推进,李家河水库工程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向城市供水,涝河引水以及太平峪、高冠峪应急供水等工程相继建成,每日新增城市供水能力32.5万吨;

——一污二期等13座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启用,日新增设施规模能力115万吨,全市城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7%、82.5%。

四年间,城乡兼顾,多点开花,全体市民共同受益的水生态建设新格局已初具规模。(记者 赵辉)

  • 上一篇:宝鸡66岁"老顽童"骑摩托载老伴出游 沟通全靠比划
  • 下一篇:省气象台发暴雨黄色预警 部分地区降水将达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