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患儿身心未发育成熟 儿科医生需有“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17-04-10 15:04:16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9日报道:儿科医生短缺一度成为热点问题,需要培养大量优质的儿科医生。“从事儿科要有点‘精神’,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儿科医生,首先你必须喜欢孩子,其次,需要以更高的人文素养水平来要求自己。”这是周末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人文与医学》讲坛上徐虹教授提出对未来儿科医生的要求。

本周末,2017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文与医学》再度开讲,首期讲坛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虹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述儿科视角的科学和人文融合,全国多所高校的学生们通过智慧树网直播频道,一同参与了课堂互动。

本周末,2017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文与医学》再度开讲

徐虹说,儿科与很多成人科室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患者都是身心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在与小患者及其家属接触的过程中,更需要倡导人文精神。她告诉学生们,的确,现在儿科是医患发生率比较高的地方,但医患双方的关系现在正在逐步改善。“从事儿科要有点‘精神’,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儿科医生,首先你必须喜欢孩子,其次,需要以更高的人文素养水平来要求自己,能为家长着想,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

徐虹为讲述了两个小患者的故事:因医院搬迁,一名小患者家属找了13年才找到她。见到那名患者时,她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女大学生。母女俩只是为了说一句感谢:当年孩子泌尿系统反复感染,曾在多家医院求诊过。来儿科医院就诊,医生不仅亲切耐心的帮助孩子康复,还主动邀请孩子参加医院的公益活动,找志愿者帮助孩子重拾信心和尊重。还有一名孩子患有尿毒症,家庭经济条件又非常困难。徐虹不愿意看到家属放弃,她帮助孩子妈妈申请到了慈善捐助。透析6年后,尽管这名得到资助的孩子还是因为多脏器衰竭去世了,孩子的妈妈仍发来感言短信:“徐医生,她安静地走了,感谢儿科医院和医护人员曾经带给她的快乐,她爱吃医院做的‘茄汁大虾’。”

“快乐治疗”需要扎根,才能将关爱患儿的行动更好地坚持下去。减轻患儿就医恐惧,除了前沿的医学技术,更提倡用浸润人文关怀的理念服务每一个患者和家庭。目前,医院有41项慈善帮困基金,常年活跃着近4000名志愿者,全年各类公益活动等,都帮助小患者们获得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课堂上,在回答现场和线上山西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等学生的提问时,徐虹还多次指出,对于患病的孩子,心理关怀非常重要。一些疾病需要早期心理干预,还有些患儿需要慢性心理疏导,个别慢性病孩子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这些都需要心理医生和医务社工等及时介入,保证他们的身心安全。

  • 上一篇:汽修服务虚假标价弄晕送修者 应出台指导价让人
  • 下一篇:上海学生职业体验日明晚起报名 355个体验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