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热线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张玲玲:执纪审查要有担当敢较真拼韧劲

发布时间:2017-04-10 15:04:16

图片说明: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张玲玲正抓紧每一点时间用在执纪审查工作上

最近,被称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剧”的《人民的名义》掀起了一波收视热潮,让观众对反腐败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在上海,也有这样一群善于从举报线索中“抽丝剥茧”的人。上海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张玲玲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挺纪在前,及时敲警钟亮黄牌

“今天给我提了醒,今后要更加严于律己、严于用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时刻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日前,张玲玲所在的三室就信访反映领导干部有关问题开展了一次严肃的“面对面”谈话,及时咬耳扯袖。一针见血的提醒,立马让被谈话人坐立不安,不由自主地红了脸出了汗,起到了较好的警示和教育效果。

“我们实践‘四种形态’,就是要牢牢守住党纪这条防线,及时敲警钟,亮黄牌,闪红灯,把党员干部从违纪边缘拉回来,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过错。”张玲玲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从事监督执纪的纪检干部,与对象谈话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要的问题线索,张玲玲往往会直接与对象谈一谈。通过他的教育引导,闭口不言的人常常会袒露心声,向组织讲清问题。

不说话、拍桌子、言必称以党性担保……在执纪过程中,张玲玲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软钉子”“硬骨头”。他告诉记者,办案不仅要坚持原则,有担当,敢较真,还要拼韧劲,有技巧。这种情况下,他往往会仔细研究对象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尽快找出突破点。

“在我们执纪审查过程中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其实并没完全丧失党性,有些是一念之差,有些是被一时的贪欲蒙住了眼睛,我会想方设法带他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唤起他的初心,对党坦诚他的错误。”

2015年,一名领导干部严重违纪案件中,在分析对象特点和已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张玲玲通过谈话教育使对象端正态度,如实交代了其非法占有下属单位钱款,为亲属谋利,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

学习不止,老纪检化解新问题

在纪检系统工作了20多年,张玲玲可以称得上是一名纪检老兵。此前他一直从事文字工作和案件管理工作,2013年开始从事执纪审查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新人”,面对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他带领团队较好地完成了组织交付的任务——2015年全年共承办问题线索32件(不含重复件),其中,初核件12件,立案件5件。

转岗到纪检监察室后不久,张玲玲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件:被调查对象反调查能力很强,一时之间难以找到突破口。“无论多难,都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同事持续追踪,一条条地核实信息,一遍遍地翻看谈话记录。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调查对象与行贿人之间串过供的陈述中找到破绽,查实了被调查人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财物等问题。

张玲玲执纪审查中的“功力”来源于他20多年来在纪检系统的积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从办公厅综合处、案管室,再到纪检监察室,这些年无论岗位在哪里,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的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管组织把你安排到什么岗位,即使是自己原本不熟悉、不擅长的岗位,只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要潜下心来,甘当学生,不懂就学,就能逐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张玲玲始终保持着一份淡定。

在建章立制中学习、在读原著悟原理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每一次“从头开始”,张玲玲都把它当做是一次新的学习。不仅自己主动学习,张玲玲还带领室内年轻同事一起学习,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在这样的氛围中,年轻同志迅速成长,在查办复杂案件中担纲主谈,挑起大梁。

最近,张玲玲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问题线索调查取证中,每天工作到深夜的他顾不上看一眼热播剧《人民的名义》,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他正抓紧每一点时间用在执纪审查工作上。“等忙完这阵,我会抽空看一遍《人民的名义》。其实纪检工作也没那么神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纪委干部,就是要做党的忠诚卫士。”他这样告诉记者。

  • 上一篇:申城今日阴雨持续升温乏力 周五最高温可达24℃
  • 下一篇:气球缠绕触网 1号线运营受阻乘客称影响超过1小